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1. ()是指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的要求相一致。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名誉感
正确答案:
2. 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
A. 自证预言
B. 人际吸引
C. 人际冲突
D. 镜像自我
正确答案:
3. ()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
A. 顺应
B. 图式
C. 体象
D. 分类
正确答案:
4. 哪个不是团体规范的作用。()
A. 保持一致
B. 互助互利
C. 提供行为准则
D. 提供认知标准
正确答案:
5. ()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
A. 依附
B. 社会整合
C. 可靠的同盟感
D. 受教育机会
正确答案:
6. 哪个不是团体的心理功能()。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名誉感
正确答案:
7. ()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
8. 奥尔波特研究人格的方法()。
A. 书信分析
B. 访谈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正确答案:
9.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A. 自信
B. 自强
C. 自立
D. 自尊
正确答案:
10. ()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A. 误会
B. 误解
C. 偏见
D. 冲突
正确答案:
11. ()是缺乏亲密关系可以依附。
A. 个人性寂寞
B. 团体性寂寞
C. 情绪性的寂寞
D. 社会性寂寞
正确答案:
12. ()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懈怠
C. 个人促进
D. 个人懈怠
正确答案:
13. ()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A. 顺从
B. 服从
C. 顺应
D. 从众
正确答案:
14. ()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A. 自我觉知
B. 自我提升
C. 自我确认
D. 自我表演
正确答案:
15. 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正确答案:
16. ()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A. 人格
B. 态度
C. 认知
D. 个性
正确答案:
17. ()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
A. 内在自我觉知
B. 公众自我觉知
C. 情感自我觉知
D. 个性自我觉知
正确答案:
18. ()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A. 自我觉知
B. 自我提升
C. 自我确认
D. 自我图式
正确答案:
19. 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 哪些因素影响自我展露()。
A. 社会身份
B. 性别差异
C. 文化差异
D. 教育程度
正确答案:
2. 在第一印象中我们评价他人的三个维度是()。
A. 评价
B. 力量
C. 活跃性
D. 外貌
正确答案:
3.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A. 数量
B. 重要性
C. 直接性
D. 地位
正确答案:
4. 中国人人际关系他人取向的特征有()。
A. 顾虑人意
B. 坚持自我
C. 关注规范
D. 重视名誉
正确答案:
5. 影响寂寞的因素有()。
A. 婚姻与经济状况
B. 年龄因素
C. 人格因素
D. 社交技巧
正确答案:
6. 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
A. 联结
B. 强化
C. 模仿
D. 学习
正确答案:
7. 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有()。
A. TAT测验
B. 皮肤电反应
C. 行为观察法
D. 问卷法
正确答案:
8. 哪些属于基础心理学类()。
A. 普通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学习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正确答案:
9. 哪些个人特征会影响人际吸引()。
A. 个人的温暖
B. 个人的能力
C. 外表吸引力
D. 专家资格
正确答案:
10. 哪些因素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
A. 社会化
B. 受教育水平
C. 直接接触
D. 自我检控
正确答案:
11. 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表现有()。
A. 维护面子
B. 避免困境与尴尬
C. 避免冲突
D. 维持自我良好形象
正确答案:
12. 个人知觉的线索有()。
A. 情绪
B. 语言
C. 非语言
D. 超语言
正确答案:
13. 哪些因素会影响说服者的说服效果()。
A. 可靠性
B. 专家资格
C. 受欢迎程度
D. 外貌
正确答案:
14. 人际吸引的原则有()。
A. 强化原则
B. 社会交换
C. 联结原则
D. 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
15. 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
A. 依恋
B. 激情
C. 亲密
D. 承诺
正确答案:
16. 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结构的三个层面()。
A. 个人特质
B. 核心特质
C. 次要特质
D. 基本特质
正确答案:
17. 哪些情境因素会影响助人行为()。
A. 环境条件
B. 天气情况
C. 时间压力
D. 他人的存在
正确答案:
18. 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有()。
A. 家族取向
B. 关系取向
C. 权威取向
D. 他人取向
正确答案:
19.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A. 内在自我
B. 理想自我
C. 应该自我
D. 实际自我
正确答案:
20.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哪些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A. 互助性规范
B. 社会责任规范
C. 相互性规范
D. 社会公平规范
正确答案:
21. 主要的心理学理论流派是()。
A. 精神分析学派
B. 行为主义
C. 人本主义
D. 格式塔主义
正确答案:
22. 文化会影响()。
A. 自我概念
B. 社会关系
C. 孩子养育
D. 人际沟通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三、判断题(共 9 道试题,共 18 分。)
1. 侵犯行为: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你为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社会支持在两方面提供帮助:一是把事情看得没有那么严重,二是帮助你应对压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社会影响的另一个规律: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在上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杨国枢、王登峰、崔红等人以中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大十因素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集体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当你要说服民众做疾病检查时,最好使用强调获利的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实验法是对一个样本的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去社会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1. ()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
2.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问题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个方面。
A. 2
B. 3
C. 7
D. 8
正确答案:
3. ()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A. 自我检控
B. 自我表演
C. 自我控制
D. 自我调节
正确答案:
4.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A. 自信
B. 自强
C. 自立
D. 自尊
正确答案:
5. ()是指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的要求相一致。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名誉感
正确答案:
6. ()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
7. ()就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A. 第一印象
B. 印象形成
C. 认知
D. 回忆
正确答案:
8. ()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懈怠
C. 社会衰退
D. 社会进步
正确答案:
9. ()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A. 人格
B. 态度
C. 认知
D. 个性
正确答案:
10. 哪项不是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途径。()
A. 价值途径
B. 自我途径
C. 情境途径
D. 社会途径
正确答案:
11. 哪个不是团体的心理功能()。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名誉感
正确答案:
12. ()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A. 顺从
B. 服从
C. 顺应
D. 从众
正确答案:
13. ()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A. 自我展露
B. 亲密关系
C. 关系
D. 分享
正确答案:
14. ()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
15. 哪个不是团体规范的作用。()
A. 保持一致
B. 互助互利
C. 提供行为准则
D. 提供认知标准
正确答案:
16. 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正确答案:
17. 观察并分析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是哪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个案研究法
正确答案:
18. ()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
A. 内在自我觉知
B. 公众自我觉知
C. 情感自我觉知
D. 个性自我觉知
正确答案:
19. 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 被说服者因素的影响有()。
A. 人格
B. 心情
C. 卷入程度
D. 自身免疫力
正确答案:
2. 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有()。
A. TAT测验
B. 皮肤电反应
C. 行为观察法
D. 问卷法
正确答案:
3. 哪些属于基础心理学类()。
A. 普通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学习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正确答案:
4. 哪项是文化心理学的价值调查法。()
A. 排序法
B. 问卷法
C. 态度量表
D. 行为场景法
正确答案:
5. 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
A. 联结
B. 强化
C. 模仿
D. 学习
正确答案:
6.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有()。
A. 温度
B. 兴奋转移
C. 去个性化
D. 侵犯性线索
正确答案:
7. 增加顺从的技巧有()。
A. 脚在门槛内技巧
B. 门前技巧
C. 折扣技巧
D. 滚雪球
正确答案:
8. 影响寂寞的因素有()。
A. 婚姻与经济状况
B. 年龄因素
C. 人格因素
D. 社交技巧
正确答案:
9.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
A. 利用惩罚
B. 降低挫折
C. 替代性攻击
D. 宣泄
正确答案:
10. 说服信息的影响有()。
A. 信息的呈现方式
B.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C. 差距
D. 专家资格
正确答案:
11. French和Raven对社会力量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社会力量的来源有()。
A. 奖赏的权力
B. 压制的权力
C. 参照的权力
D. 法定的权力
正确答案:
12. 哲学家需要回答哪些问题()。
A. 灵魂的问题
B. 认识论的问题
C. 人性的问题
D. 幸福的问题
正确答案:
13. 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
A. 依恋
B. 激情
C. 亲密
D. 承诺
正确答案:
14. 人们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来自()方面。
A. 态度相似
B. 性别相似
C. 社会阶层相似
D. 年龄相似
正确答案:
15. 中国人人际关系他人取向的特征有()。
A. 顾虑人意
B. 坚持自我
C. 关注规范
D. 重视名誉
正确答案:
16. 哪些因素影响自我展露()。
A. 社会身份
B. 性别差异
C. 文化差异
D. 教育程度
正确答案:
17. 态度包括()。
A. 认知
B. 情感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
18. 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有()。
A. 家族取向
B. 关系取向
C. 权威取向
D. 他人取向
正确答案:
19.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哪些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A. 互助性规范
B. 社会责任规范
C. 相互性规范
D. 社会公平规范
正确答案:
20.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A. 内在自我
B. 理想自我
C. 应该自我
D. 实际自我
正确答案:
21. Weiss把寂寞分为()。
A. 个人性寂寞
B. 团体性寂寞
C. 情绪性的寂寞
D. 社会性寂寞
正确答案:
22. 态度的心理功能有()。
A. 效用功能
B. 自我保护功能
C. 知识功能
D. 价值表达功能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三、判断题(共 9 道试题,共 18 分。)
1.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集体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实验法是对一个样本的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社会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当你要说服民众做疾病检查时,最好使用强调获利的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刻意压抑或者遗忘创伤性的事件会消耗许多心理和生理能量,因此会制造压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消极的一种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1. 哪个不是团体规范的作用。()
A. 保持一致
B. 互助互利
C. 提供行为准则
D. 提供认知标准
正确答案:
2. ()是缺乏亲密关系可以依附。
A. 个人性寂寞
B. 团体性寂寞
C. 情绪性的寂寞
D. 社会性寂寞
正确答案:
3.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问题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个方面。
A. 2
B. 3
C. 7
D. 8
正确答案:
4.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A. 自信
B. 自强
C. 自立
D. 自尊
正确答案:
5. 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正确答案:
6. ():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表现。高分者情绪稳定、平和,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A. 耐性
B. 情绪性
C. 自制
D. 沉稳
正确答案:
7. ()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
A. 顺从
B. 服从
C. 顺应
D. 从众
正确答案:
8. ()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A. 顺从
B. 服从
C. 顺应
D. 从众
正确答案:
9. ()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懈怠
C. 个人促进
D. 个人懈怠
正确答案:
10. ()是指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的要求相一致。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名誉感
正确答案:
11. 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
A. 自证预言
B. 人际吸引
C. 人际冲突
D. 镜像自我
正确答案:
12. ()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懈怠
C. 社会衰退
D. 社会进步
正确答案:
13. ()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A. 自我觉知
B. 自我提升
C. 自我确认
D. 自我图式
正确答案:
14. 观察并分析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是哪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个案研究法
正确答案:
15. 哪个不是团体的心理功能()。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名誉感
正确答案:
16. ()指情绪上的着迷。
A. 依恋
B. 激情
C. 亲密
D. 承诺
正确答案:
17. ()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
18. ()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
A. 依附
B. 社会整合
C. 可靠的同盟感
D. 受教育机会
正确答案:
19. ()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A. 误会
B. 误解
C. 偏见
D. 冲突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 哪些个人特征会影响人际吸引()。
A. 个人的温暖
B. 个人的能力
C. 外表吸引力
D. 专家资格
正确答案:
2. 说服者是否受人欢迎由()的因素决定。
A. 身份地位
B. 说服者的外表
C. 是否可爱
D. 被说服者的相似性
正确答案:
3. 主要的心理学理论流派是()。
A. 精神分析学派
B. 行为主义
C. 人本主义
D. 格式塔主义
正确答案:
4. 哪些因素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
A. 社会化
B. 受教育水平
C. 直接接触
D. 自我检控
正确答案:
5. 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有()。
A. TAT测验
B. 皮肤电反应
C. 行为观察法
D. 问卷法
正确答案:
6.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
A. 利用惩罚
B. 降低挫折
C. 替代性攻击
D. 宣泄
正确答案:
7. 说服信息的影响有()。
A. 信息的呈现方式
B.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C. 差距
D. 专家资格
正确答案:
8. 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有()。
A. 家族取向
B. 关系取向
C. 权威取向
D. 他人取向
正确答案:
9. 中国人人际关系他人取向的特征有()。
A. 顾虑人意
B. 坚持自我
C. 关注规范
D. 重视名誉
正确答案:
10.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A. 数量
B. 重要性
C. 直接性
D. 地位
正确答案:
11. 哪项是文化心理学的价值调查法。()
A. 排序法
B. 问卷法
C. 态度量表
D. 行为场景法
正确答案:
12. 人际吸引的原则有()。
A. 强化原则
B. 社会交换
C. 联结原则
D. 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
13.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主要包括()。
A. 本我
B. 他我
C. 自我
D. 超我
正确答案:
14. 哪些因素影响自我展露()。
A. 社会身份
B. 性别差异
C. 文化差异
D. 教育程度
正确答案:
15. 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
A. 依恋
B. 激情
C. 亲密
D. 承诺
正确答案:
16.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使用以下规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
A. 均等原则
B. 各取所需原则
C. 平等原则
D. 共赢原则
正确答案:
17. 哪些情境因素会影响助人行为()。
A. 环境条件
B. 天气情况
C. 时间压力
D. 他人的存在
正确答案:
18. 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有()。
A. 匿名性
B. 自我意识下降
C. 特征丧失
D. 团体性
正确答案:
19. 个人知觉的线索有()。
A. 情绪
B. 语言
C. 非语言
D. 超语言
正确答案:
20.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有()。
A. 温度
B. 兴奋转移
C. 去个性化
D. 侵犯性线索
正确答案:
21. 态度的直接测量方法有()。
A. 实验法
B. 自我报告法
C. 行为观察法
D. 问卷法
正确答案:
22. 增加顺从的技巧有()。
A. 脚在门槛内技巧
B. 门前技巧
C. 折扣技巧
D. 滚雪球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三、判断题(共 9 道试题,共 18 分。)
1. 社会影响的另一个规律: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在上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去社会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集体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社会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当你要说服民众做疾病检查时,最好使用强调获利的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社会支持在两方面提供帮助:一是把事情看得没有那么严重,二是帮助你应对压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你为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1. 哪个不是团体的心理功能()。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名誉感
正确答案:
2. 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
A. 自证预言
B. 人际吸引
C. 人际冲突
D. 镜像自我
正确答案:
3. 哪个不是团体规范的作用。()
A. 保持一致
B. 互助互利
C. 提供行为准则
D. 提供认知标准
正确答案:
4. 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正确答案:
5. ()是指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的要求相一致。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名誉感
正确答案:
6. ()就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A. 第一印象
B. 印象形成
C. 认知
D. 回忆
正确答案:
7. 哪个不是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A. 改变态度
B. 增加选择感
C. 改变行为
D. 增加认知
正确答案:
8. ()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A. 误会
B. 误解
C. 偏见
D. 冲突
正确答案:
9. ()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
10. ()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
A. 顺从
B. 服从
C. 顺应
D. 从众
正确答案:
11. ()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A. 自我觉知
B. 自我提升
C. 自我确认
D. 自我表演
正确答案:
12. ()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懈怠
C. 社会衰退
D. 社会进步
正确答案:
13. ()是缺乏亲密关系可以依附。
A. 个人性寂寞
B. 团体性寂寞
C. 情绪性的寂寞
D. 社会性寂寞
正确答案:
14. 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正确答案:
15. ()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A. 人格
B. 态度
C. 认知
D. 个性
正确答案:
16.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A. 自信
B. 自强
C. 自立
D. 自尊
正确答案:
17. ()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
A. 顺应
B. 图式
C. 体象
D. 分类
正确答案:
18. ()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A. 自我觉知
B. 自我提升
C. 自我确认
D. 自我图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老虎奥鹏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aopengtong.com
- 上一篇: 北交16秋《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 下一篇: 北交16秋《审计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